都是有緣人 編心話 他山之玉 客座隨筆 與我聯絡 保險理財 客戶資訊 生活影像 閒人閒語 我的故事 首頁
     
feeling   title

盤菜的價值

年初四一眾親友到來拜年,早在兩日前,我們便盤算怎樣招呼那二十多位賓客。在那些年,總是母親、舅母等在廚房忙個不停,舅父等在打八圈麻將,然後大吃一頓,至黃昏時段才紛紛散去。母親今年快八十歲了,舅母的腳也有痛症,怎忍心由她們為二十多人的一頓飯而忙呢?我提議買盤菜,但老父聽到要千多元一盤後便堅決反對。母親也說自己煮好了。老人家堅持我也沒什麼好說。

後來,我想想這樣總不太好。

年初三,我致電老爸,再提議買盤菜,誰料他自己已悄悄到元朗訂購了。看來,他還是不忍要母親這樣辛苦。我告訴他一盤不夠啊,遂由二哥在外再多訂一盤。

這一天很熱鬧,大家聊得開心,也吃得高興。老少各一桌麻將,還四處遊玩那鄉村景色,我無意中當了個導遊。也認識多了我的表姪呀、表姨嫐女呀!唏!過一次年,又提醒我一次,我已是長輩了!

多謝那兩個盤菜,二千多元,換來母親、嫂嫂、舅母等可與眾親友多聊一會,我覺得很值。


 

 

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 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無意中在酷狗找到這首歌。這是我兒時常掛在口邊的調子。那時候我們用粵語來唱,縱然有點別扭,歌詞也不大明所以,但旋律總是動聽,每次我們都唱得很投入。入讀大學的時候,在城南舊事的大銀幕中,聽到一大班小孩子啍著這首歌,昔日情懷,驟上心頭,一時揮之不去。

教我們唱這首歌的是一位姓陳的老師。她同時教我們英文,對我很好。某次英文科中期考試,是小學五年級吧,她改完券後,立刻召我上前,責我好這麼大意,做錯了一些我不應該錯的題目。那次考試,我英文成績排第二。那一次我其實很受鼓舞,老師並沒有說什麼,但就讓我知道,在她心目中,我應該排第一才是。自此以後,我對英文科也格外留心。

那個年代,老師總是一臉嚴肅,甚少誇讚學生,也沒有什麼獎勵,但教得很用心,對學生表現很著緊,彷彿生怕他們不能成才。他們不䁱得什麼活動教學,但上課時的片斷,對我所說過的話,多年了,我還是記憶猶新,反而大學時,教授的多番偉論,我一一如水過鴨背,都把它們奉還了!

 


 

幾多歲?

1月18日,打從凌晨開始,我就隱約聽到些微的電話響鬧。Whatsapp、電郵、口訊、Facebook等提示,我的電話都會有些微震動,或小小的聲響。這些聲響多了,總會產生些滋擾,但我又樂於接受這些滋擾,因為那都是給我的生日祝福訊息。訊息其實變化不多,但我總會讀遍所有,並每一個去回應,那怕只是簡單的一聲謝,或一個笑臉的回覆。

多少歲了? 一時間也說不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數字我總是無法算得清楚。電腦算出來的數字,總是難以置信。算了吧,那個其實不重要,你心裡頭覺得自己幾多歲才要緊。

我喜歡這幅叫Triple Self Portrait的圖畫(Norman Rockwell)。這個畫家很幽默,但又很有哲理。畫家望著鏡子繪畫自己的肖像,縱然鏡中所見是個滿臉皺紋的老頭子,但畫紙上的,卻是個英偉的男士。他身後還有個廢紙箱,畫得不好的,隨意的掉到身後便是。

人家怎樣看不重要,最重要是你怎樣看你自己。不如意的事,隨意的拋到廢紙箱去,繼續去繪畫你心目中美好的自我形象吧!

 

 


 

西班牙的街市

我第一次到西班牙。

那裡有個美麗的城市叫巴賽隆拿,與首都馬德里堪稱西國雙城。

我在巴賽隆拿逛了好幾天。天氣尚有點餘寒,但總算清爽,頭上是一片我們久違了的藍天。這裡高樓商廈不多,街上盡是古舊建築,而且非常典雅,那牆上別緻的雕塑教人目不暇給。還有幾座宏偉的大教堂,為這個城市添上幾分莊嚴,也告訴了你他們濃厚的保育意識。逛街彷彿是一段文化旅程的穿越,是一種樂趣,一種莫名的滿足。

教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那裡的街市。

要看一個城市的管理,可以先看看他們的街市。我們對香港的街市已沒有期望,地總是濕漉漉的,燈總是暗暗的,檔攤之間擠得密密麻麻,沒有老鼠走過已覺慶幸。入了去,你會有個想盡快離開的念頭。

在蘭布拉大道的街市卻井井有條,地面非常整潔,鮮肉放在玻璃櫃裡頭,乾乾淨淨。賣豬肉的不是個賤肉橫飛,手持香煙的赤膊阿叔,而是個高大威猛的型男。售賣蔬菜生果的,不是上了年紀的阿婆阿嬸,而是穿得時尚的女孩。在街市工作,完全沒有半點厭惡的感覺。逛街市,在這裡是一種享受。

一個城市的品味,只要看看當地的建築,再到街市一逛,你便略知一二,不用看什麼旅遊書刊的介紹。


 

書緣

書局八五折酬賓,我忍不住的入去逛逛,之前已再三警告自己,不要再買書了,但最終還是買了兩本。買書,是我多年來上了的癮,但看書的效率總比不上買書。結果令家中的書櫃被塞得滿滿。近年,我的書已進注到窗台,飯桌,以致地板上,正是名符其實的書之患,怎樣安置這些書,成為一件頭痛的事。

讀書要講緣,一本對你很有啟發的書,別人可能覺得味如爵蠟。曾幾何時,業界朋友很多時請我作分享,他們都愛問我看什麼書,我曾說廖鳳鳴的"還我真性情"令我很大啟發,令我由低谷走上高峰。沒多久,有朋友告訴我,她買了那本書,但讀不明白,覺得很悶。看到她失望而又苦惱的樣子,我有點歉意。又曾聽說過朋友的女兒愛看中文書,我以為找到知音,把幾本龍應台、陶傑的書送去,誰料幾年過後,那位已長得婷婷玉立的女孩子告訴我,她還未揭過我的書,她愛讀的,原來是網上愛情小說。自此以後,我不再送書,也少去說什麼書啟發了我。畢竟,閱讀各人品味都不盡相同。

閱讀於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途徑,我的個人成長多在書本而來。不讀書,無以言。我深深體會。我常鼓勵同事閱讀,什致企圖把閱讀列入新人的訓練課程中。但世事就是這樣,你愈去鼓吹的,風氣愈向相反的方向走。我的同事什致自嘲有讀寫障礙,也就表示無法跟我的要求去做了。

讀書難去迫的,是故要講緣。這個緣愈早來愈好。日本某項研究發現,小孩子在小學四年級時,會自己上圖書館找書看的話,他長大後不會壞到哪裡去的了!


 

高分低能

學校嘉年華,小孩子破壞了秩序,遭執勤的老師指責。在附近的家長走過來,反應很大,但沒有理會孩子所犯的錯,反指老師無資格罵她的孩子,並向校方投訴一番,更鼓勵孩子變本加厲,以示抗議。

這樣的家長會教出甚麼學生來?

朋友教書二十年,眼見水平不斷下降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家長。她的學生三次沒有交功課,她按校方規定,通知家長,家長的第一反應,竟是怪責老師不早一點通知她。教育家長比教育學生來得迫切。她說。

有大學畢業生來見工,面試時手電響了,他沒有絲毫歉意,還繼續的把話說完才收線。面試前關掉手機,他不覺得是應有的尊重。

在我們讀書的年代,家長都很尊重老師。學生很怕見家長,因為家長知道學生犯錯後,會嚴加懲處。今天,老師受尊重的程度,跟學生素質的水平不相伯仲。說素質每況愈下,不是指學業成績,而是待人接物。讀得書的大有人在,但有多點責任感的,懂得尊重別人的,竟如沙漠中的綠洲,難得一見也。

高分低能,彷彿日漸變得普遍,但造成這個現象的,是某些家長。

保險工作,有人越做越談不上專業,儘管尚有點銷售業績,但其實已經成為業界的破壞王,,同樣是高分低能,這個又是誰人的責任呢?


 

外婆走了

外婆走了,她活了一百零三個年頭,足足一個世紀。那個晚上,在她彌留之際,我走到大埔娜打素醫院她的床前,輕撫着她額頭,說了聲謝,謝謝她多年來辛勞的照顧我們,包括我的母親。

大殮當天,靈堂布滿鮮花,一眾親友都到來了,包括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的,可謂濟濟一堂。表妹走來打了個招呼,大家寒暄了一會,才醒覺彼此上一次見面,是三十年前的事。送過外婆到將軍澳墳場後,那一席解慰酒上,眾表兄姊述說着外婆的舊事。

外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申請到來香港,為的是要照顧帶病的姨媽,也就是她的大女兒。姨媽最後不敵癌魔,死時才不過三十,白頭人送黑頭人,外婆傷心不已,但無負大女兒的囑咐,在石硤尾村一邊養豬,一邊把一眾表兄姊都照顧得很好。

六十年代,父親帶着幾位舅父偷渡來港,母親隨後也到來了。父母投靠了在元朗的姑母,在一條村莊內牧農,後來又販賣豬肉。石硤尾一場大火把外婆與舅父們都遷到慈雲山去,就在那裡,他們落地生根。

小時候,外婆過時過節,總會老遠的從慈雲山乘公車到來,有時還會在我家裡住上好幾天。她很慈祥,從沒發過半點牢騷,每次到來,總為家中添上美食,是故很受我們兄妹歡迎。 她與母親的感情很要好,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外婆在英國住了十多年,為的是要照顧三位孫兒,好讓舅父專心打理餐館。表兄說,英國生活很悶,外婆十多年來可沒有埋怨過半句。

外婆八十歲時,曾與母親一起到美國探我的妹妹和姨姨。那時母親也五十五歲了,兩人目不識丁,竟敢跑到番鬼佬的地方去,我最初也擔心她倆,但想到母親當年偷渡過來都不怕了,過這些海關,應難不到她。

外婆這一生,總是為兒孫子女而忙。她沒有讀過書,不懂得什麼大道理,只是一心一意,希望子女們生活得好。她一生淡薄,卻活得精彩。在靈堂前,近百兒孫到來送別,就是她最大的成就。


FACEBOOK

閒來在FACEBOOK仔細的瀏覽, 竟找到些多年沒見的老朋友, 有大學宿舍的, 也有中學時代的. 我們那個年代, 未流行手電, 更沒有電郵, 搬家多次後, 朋友的聯繫與否, 要講緣份了. 有朋友傳來訊息, 說二十年, 彷彿是昨天. 的確, 除了外型, 我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改變, 但原來大學畢業至今已二十個年頭, 五份一個世紀啊!

朋友的關係, 也應該好好的”經營”, 也就是要定期聯繫一下, 了解了解大家的近況, 但香港生活節奏實在太快了, 一來是自己忙, 二來又擔心會騷擾到對方. 若果有些簡單的途徑, 不會勞師動眾的麻煩了人家, 又可達到了解彼此近況的果效就最好了, FACEBOOK在這方面貢獻良多!

每星期瀏覽一下FACEBOOK, 啊, 某君快結婚了, 那位朋友原來已生有兩個小孩子, 那位又另謀高袖了, 那位又重投校園去. 不消一會, 老友近況盡覽, 多好!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 IDD彷彿已變得陌生起來.


《再說城市論壇

那次劉江華出席完論壇, 臨走前被一群年輕伙子指著個鼻來罵, 之後建制派的議員便嚷著要杯葛論壇, 拒絕出席. 我們的建制派議員就是這麼尊貴, 受不了人家的半句唾罵.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某次在波蘭被一名反全球化的示威者擲雞蛋, 他除下外套隨即繼續替人簽名, 記者問他感受, 他說那個擲雞蛋的力度不夠. 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曾在演說時遭人擲雞蛋到肩膊, 他連忙把外套交給助手, 繼續演說, 之後還說, 那人還欠他一斤臘肉. 布殊也曾在國際媒體的鏡頭下遭人家擲鞋, 記者問他那一刻的感受, 他說沒有什麼感覺, 只知道那該是對10號的鞋. 有點水平的政客都懂得以幽默感來化解公眾的羞辱. 我們香港尊貴的建制派議員, 被人家罵了兩句, 便鼓起泡腮, 說”唔同你玩”.

上星期日的城市論壇, 講者被鐵欄及盤栽重重”保護”著, 視群眾如猛獸, 非遠離不可. 林瑞麟批評台下觀眾「嘈吵,發好多雜音」, 還擺出一副(宦)官樣, 指製作人員應「進一步努力」維持秩序. 那一副嘴臉, 確是面目可憎, 無怪一向莊重的余若薇也脫了口稱他作”林公公”. 還是主持人謝志峰應得妙, 「我可以做到衙門一樣咁都得,但呢個唔係一個開放社會、公共廣播機構應有嘅態度。如果政制、經濟有問題時,老老實實,你叫人和諧、叫人靜,係好難?。」暗諷這個不和諧的局面, 是你班無能的政府官員自己做成的.

出席城市論壇的政客應有心理準備, 被罵, 被人家羞辱, 是等閒之事. 民主黨的劉慧卿辭鋒銳利, 在論壇裡為很多香港人出了口悶氣, 但結束之時, 以家長的口吻, 教訓台下觀眾太嘈, 這是她的一大敗筆. 爭取了二十年的普選都未有寸進, 大家還有心情靜下來嗎? 來論壇就是要罵, 嘈是必然的, 要靜嗎? 你到學校禮堂裡去搞辯論比賽好了?


《城市論壇-香港政改的悲哀

自從一班年輕人搶佔了星期日的城市論壇後, 這個直播節目更值得觀看. 有說論壇太激烈,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論點是否精彩, 反正我們不是要來看人家開開會, 讀讀聲明! 剛過去的星期天, 討論話題是政改, 我不是要偏幫泛民, 但建制派論點的水平, 實在是次了一點!

政協委員劉夢熊聲就大了, 但論點卻弱不禁風. 他質問余若薇為何港英政府的時候她不去爭取民主, 不去搞公投, 說甚麼英治時香港民主更差啦云云. 這樣的邏輯思維真夠嚇人, 偏偏這些人又高高在上的坐在建制中不走. 以前香港是人家的殖民地, 今天是我們當家作主. 我們對自己的家園要怎樣裝修都不可以有意見, 不可以去爭取嗎? 況且時代在不斷的進步, 香港普遍市民已有一定的教育程度, 跟二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的ABC道理, 他都不明白, 叫我們怎放心讓他們去決定香港的前途? 說到底這位劉政協觀點只有一個, 就是香港是中國共產黨管治下的一個小城市, 沒有權力的, 要好好的聽中央的話就是. 說得難聽一點, 這是”走狗”的思維, 應該在這個年代消失. 他忘記了, 普選是基本法對我們的承諾, 中央已多次淺踏了基本法給予我們的權利, 我們再不爭取, 只有再進一步任人蹂躪.

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也是座上客, 這位曾經是港英政府時代的三料議員, 今天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權威姿態. 她讀出了喬曉陽這幾年說過的話, 又拿著基本法讀了好幾段文字, 可謂了無新意. 她認為台下的都是文盲莽漢, 是不懂字的傢伙, 需要她教我們去讀書, 去讀條文. 她現在的函頭是全國人民大會代表, 看來, 她代表的不是人民, 是中央某些官員吧! 那就請他滾回大陸去當代表好了, 不要在這裡故弄玄虛, 阻擋著香港應有的民主發展.

知識分子最重要是明辨是非, 今天, 我卻看到很多懂兩個字的人, 不分皂白, 對中央唯命是從, 沒有原則, 沒有尊嚴. 連功能組別也可以是普選的一種的謊話也說得出, 教人齒冷. 香港的政制充滿矛盾, 也充滿荒謬, 但講了二十多年, 還說我們沒有條件去推行民主, 最悲哀的, 是某些說要代表港人牟幸福的人, 骨子裡卻在千方百計的鞏固自己既得的利益.

我很少在這裡講政治, 但今天, 我覺得有良知的香港人都應該發聲, 不要再讓那些不公平的制度存在於我們這個地方!


偷去了的歲月

清明節看了部電影歲月神偷, 這部電影打正旗號去懷舊, 喚起你我不少回憶

故事講述60年代任達華一家人的生活片段. 那時的香港人, 多是國內走難或偷渡而來的, 生活窮困, 但刻苦耐勞, 親戚鄰里互相照應, 彼此關係良好. 那颱風吹襲的一幕教我印象深刻. 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 天文台掛上了十號風球, 我半夜醒來, 聽到父親大叫”廚房蹋了”, 母親用力把廚房門關好, 並要我們幾兄弟姊妹坐在床頭, 背靠著牆, 說要頂著它, 免它倒下. 我們年紀很小, 不知就裡, 坐在床頭鬧著玩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 颱風落了, 我才看到那個廚房一片狼藉, 磚頭散落一地, 廚具破了, 整個屋頂被風吹走了, 母親還走到老遠把那一塊塊, 本來蓋著廚房屋頂的瀝青帆布拾回來, 說要再用!

故事又講到供月餅會事宜. 我家也曾有這個傳統, 每年中秋前夕, 父親會楸兩大袋, 一共十盒月餅回來, 然後逐盒點數, 那盒是單黃, 那盒雙黃, 那盒金華火腿. 我對蓮蓉興趣不大, 只愛那個蛋黃

劇中的小學生唱了首歌, 是我兒時常掛在口邊的, 我今天還可以整首背誦出來: “啊! 請告訴我, 那高原青年往何方? 他在前方打仗, 保衛祖國把名揚, 我心中惦記他, 願望他平安回家!” 我們的小學沒有鋼琴, 音樂堂就是一大班清唱這些歌曲, 數十年前的情景, 一幕一幕的, 隨著這些歌聲而浮現眼前. 導演安排在那年輕的男主角病危之時, 一班小學生唱這首歌, 最後那句"願望他平安回家", 聽來使人心酸

這個故事是淒涼的, 好好的一個家庭, 卻有一個被血癌帶走. 大兒子進一芳華十六, 讀名校, 成績不俗, 能代表學校參加常識問答比賽, 運動又了得, 還懂音樂, 是人家眼中的校草, 一切幾近完美, 前途無可限量, 偏偏得了絕症, 教人哀傷!

這電影多得鬼老的垂青, 獲了個甚麼水晶熊獎, 一時成為佳話. 這其實不是甚麼大獎, 聞說是由兒童評審委員選出來的而已. 他們不會當這部是兒童電影吧! 儘管電影是從小孩子口中去述說這個故事. 今天的小孩看這部電影, 哪會有共鳴? 不悶得發慌才怪啊!


陳美齡

嚴浩訪問陳美齡, 讓我重新認識這位女歌手。

小時候聽過她的Circle Game, 很動聽, 但對她沒有認識. 只知道她去了日本發展, 而且很紅, 是首位華人能打進紅白大賽吧! 79年她開始灌錄國粵語大碟. 85年, 她到過北京開了一場四萬多觀眾的演唱會, 一首”歸來的燕子”, 感動全城。

她很上進, 是娛樂圈少有的博士學位持有人. 她會作曲, 寫詞, 還出過書, 有散文, 小說, 是個真正的才女, 今天還在大學講課, 教的是”男女學” (男女不平等之事)。

陳美齡很幸福, 但她不願只躲在家裡享受她的幸福. 她到過非洲等三十多個貧窮國家探訪, 以歌聲鼓勵當地小孩快樂生活, 又到世界各地替他們籌款, 是個百分百投入的義務工作者. “我有家庭, 有孩子, 有事業, 是個很幸運的人,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的, 我覺得幸運的人應該幫那些不幸運的人” 她說. 她灌錄過很多兒歌, 又唱過很多歌頌和平的歌曲, 愛心滿瀉。

有兩件事情, 教我對她另眼相看。

陳美齡70年代在日本走紅, 有感日本男女處於一個非常不平等的地位. 民間認為, 女士生育後, 應留在家裡相夫教子, 不應在外工作. 他故意帶著她的初生兒子, 到電視台工作, 引來社會嘩言, 被稱為”美齡論爭”, 從此, “美齡”成為一個新的日本字, 意謂工作的媽媽。

80年代, 日本右翼分子猖獗, 在某個有多位歌手(包括鄧麗君)參予的歌唱節目中, 輪到陳美齡時, 她手持著一本書, 打開, 內裡全都是南京大屠殺的照片, 她在台上控訴戰爭的殘酷, 獲中外華人無數掌聲。

陳美齡五十多歲, 去年患了乳癌, 但她仍然覺得自己很幸福, 故仍會努力為不幸的人工作, 繼續散發她的愛心. 我為香港出了這個藝人而驕傲, 更羨慕她的丈夫, 娶得如此溫柔賢淑, 充滿愛心, 又多才多藝, 而且敢言的妻子。


聽說你愛我

閒來看了套VCD“聽說你愛我”,一齣日本純情電影,純情得不太現實。男主角四處求偶,亂打亂撞,認識了女主角,兩人成為好友。 好友襄助,希望男主角早日找到愛伴,不再寂寞。但不知不覺,兩人其實已互相傾慕對方,只是誰也不願先開口。

男主角把兩人曾見過的一道彩虹攝下,發到女主角的電話中,還留下一段深情的獨白,但這一刻,女主角已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上空,遇上了空難,她的世界已末日,幸好末日的那一刻,有自己一直心儀的愛伴的溫馨訊息。新的世界也許不再寂寞,可憐那男主角,留下來的,只有一串思念。

幸福往往早已出現在眼前,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把握,到頭來卻為時已晚,抱恨終生。

電影的橋斷並不新鮮,說的也並不是什麼大道理,卻又一語中的,勘人心屝。哪個人又可以把握著一切,過一個完全無憾的人生?


《天使的鈴聲》

Source: Legacy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話說在美國一個小鎮,住了一位年青人,他的名字叫威廉,父親在鎮裡經營錢莊生意。

威廉自小就很有愛心,見義勇為。小時候,弟弟失足掉進湖中,他奮不顧身,跳入湖裡,救回弟弟。弟弟長大後,入伍從軍,成為一個出色的軍官,得到不少榮譽勛章。凱旋之日,弟弟興奮地跑回家,擁著哥哥,連聲多謝,臉上盡是感激之情。

二十來歲的威廉已十分獨立,他決意離開小鎮,出外發展,在臨走前的一天,鼓起勇氣,到一直暗戀的女孩-沙拉的家道別,閒談間,兩人依依不捨,眉目傳情,此刻,埋藏內心多時的愛,有如崩決河堤無法自控。最後,威廉決定留下來,照顧這個深愛的女人,並繼承父親的生意。

威廉自接管父親的錢莊後,鎮上不少居民,都因他的慷慨貸款,令事業得到發展,人人都稱頌這個有為的年青人,而威廉亦組織了自己的家庭,過著幸福的生活。

日子過得很快,聖誕又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佈置,迎接佳節的來臨。惟獨威廉卻為錢莊的前景發愁。由於錢莊街外放款過多,週轉出現問題,瀕臨倒閉。他迫於無奈,去找鎮裡那個野心勃勃的大財主,商量借錢,拯救錢莊,可是,大財主乘機提出苛刻的條件,要求用錢莊控制權交換貸款,威廉知道若答應他,全個鎮的經濟都會被他控制,以後,大家都要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想到這裡,他只好將談判擱置,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家。

回到家裡,太太正為佈置聖誕,忙個不了。身邊幾個小兒女,因爭玩具而吵起來。看到此情此景,煩燥的威廉已像一個快要爆炸的汽球,滿腔怒憤,大力推倒家中的雜物,一個箭步跑了出街,駕車向著河邊絕塵而去,一個不留神,車子猛力撞向河邊的大樹,他受了傷,慢慢爬下車,在樹旁居住的那戶人家,慌忙跑過來,看看威廉有否受傷。可是,威廉沒有理會他們,像瘋了般跑到河中的橋上,縱身跳進急湍的河中,眼看他快要死了。

此時,天上出現了一顆星星,星星問:「上主,怎樣才可在身上長出翅膀,成為一級天使?」上主說:「若你完成使命.令某人的生命有所不同,鈴聲就會響起,你的身上就會長出翅膀,成為一級天使,看看,下面那個威廉就需要你的支持。」

剎時,天使也跳進河裡,水中的威廉,看見又有人跳河自殺,勇敢的本能,驅使他去拯救河裡的人,回到岸邊,威廉氣喘地問:「你為什麼要跳河?」天使回答:「因我要救你.所以我跳河。」威廉被弄得一頭霧水,不忿地說:「明明是我救了你,你竟說是來救我?」接著,天使問他:「你又為什麼要跳河?」威廉一臉無奈地說:「若世上沒有我,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聽到這裡,天使提議帶威廉去看看,若世上沒有他,他身邊的人怎樣過著他們的生活。

於是,兩人先去探訪住在樹旁那戶人家,戶主變得很陌生,完全不認識威廉。他們又走到墳場,看見弟弟的墓碑,已有廿多年,野草叢生,一片落漠蒼涼的景象。天使再帶他回到鎮裡的酒吧,酒吧裡漆黑一片,平時和藹可親的鄰居,都變得粗粗魯魯,飲酒鬧事,生活異常潦倒。最後,回到家裡,沒有太太,也沒有孩子,威廉失望地走到一條小巷,撞倒一個抱頭瑟縮的女子,看清楚原來是太太沙拉,沙拉非常陌生似的,推開威廉,惶恐尖叫地走開了。

原來沒有自己存在,身邊的親人,朋友是這樣過生活,威廉恍然大悟,明白到自己對身邊的人原來是如此重要,他對天使承諾要繼續面對難題,不輕言尋死。天使點頭與他道別,此時,原有景物又回復原狀,威廉再踏足家門。屋內竟堆滿了鎮上的居民,他們是專程帶錢來,送給威廉解決困難,威廉深受感動,擁著家人及朋友,開心地慶祝這個充滿人情味的聖誕。

此時,聖誕節旁隱約傳來悅耳的鈴聲,二級天使又完成一個使命,長出漂亮的翅膀。

在未來的歲月裡,鈴聲仍會繼續響起,因世上還有千千萬萬個你---威廉。


沒有可能的事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電影穿Prada的惡魔中,有這樣的一幕: 老闆梅麗史翠普要女助手於短時間內買來兩本<哈利波特>,好讓她送給兩位女兒,但那是尚未發行的版本。 助手的反應像你我一樣: 怎麼可能? 但老闆堅持, 助手只有去做,而且要百分百,否則執包服走人。 助手使出混身解數,用盡她的人脈,再電話冷訪各大出版社,連作者羅琳的電話也嘗試搖了個去,結果都是徒然。最後她想到某個對她有好感的名作家,此人有意追求她, 說不定會為她賣力,果然,這位作家剛好認識那出版社,遂把得來稿件贈予佳人。助手終於及時完成任務,還把一式兩份的釘裝本送到其女兒手上,漂亮得很!

「世上無難事」、 “Nothing is impossible!”, 這是大家都會掛在口邊的話,但振困難真的出現了,便早早封殺了各種可能性,不肯再用腦,寧願放棄好了! 你試過完成一個看似沒有可能的任務嗎?

「 參加過這樣的一個訓練: 在深圳一個人生路不熟的地方, 我接到一個任務,要於三個小時內,找來有關預防愛滋病的資訊,製成五十份單張,再乘十五分鐘車程到別個地方派發,然後回來,但期間不可用一分一毫。困難吧 ! 哪裡找來單張? 我手頭上紙和筆都沒有呢! 本來錢可以解決一切,但規則指明不可用一分一亳,怎麼辦? 我嘗試致電香港的朋友求助,他以短訊發來國內的愛滋病中心地址,但我完全不知在哪裡,我走到附近的醫院,誰料國內的醫院根本沒有任可宣傳單張可取,想找醫生幫忙,卻得來週末下午不上班的回覆。

「 我在街頭徘徊良久,正躊躇著該怎麼做,突然看到影印店旁有間物業銷售公司,內裡職員正在用電腦,我想推銷員素來肯幫人,遂連忙走進去,廢盡唇舌的盼能借用電腦。可以了,我連忙上網找資料,再編印出來,剪剪貼貼,製成單張,要印五十份嗎? 我被拒絕了,遂轉而求鄰近的影印店。店員怎樣也不肯免費給我印五十份,我唯有求助於路人,幸好自己的普通話還行,終於有好幾位路人襄助,五十份單張終於印製而成。但車錢怎麼辦? 隨便攔截了一部私家車, 結果遭司機破口大罵。 再努力的找其他可能性,有部的士停了下來,司機明顯是個粗漢,我口齒不清的說了一大堆話,但表情十足,只想著一定要上到車,竟然,司機笑了,叫我快上車。

派傳單於我當然沒有難度,派完了,要回去才困難。這時傳來幾句廣東話,我連忙問他們是否香港人, 然後成功的獲得他們為我買來張地鐵車票。我於指定時間回到原來的地點,完成了任務.

把沒有可能的事做到了,那感覺很棒! 這個經驗很寶貴, 很多時候,奇跡往往在堅持之下發生。可能性,可以創造出來的。有說一件事情成功與否,完全決定於意志(佔100%),技巧或方法根本不重要(佔0%)。你同意嗎?


MDRT

二月中旬,我到泰國出席MDRT Experience大會。Teresa是演講嘉賓之一。 她的講題是”Grooming an MDRT Agency”其中十五分鐘交由我分享。 我想到自己初次的MDRT 經驗,於是寫了以下的演詞。 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MDRT to me!

Good afternoon everybody,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my first MDRT experience.

I joined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December of 1992, when I was very young at that moment. The reason of my joining this career was very simple. That's “freedom”. I just wanted to work freely. I was told that being a life insurance agent, there would be no fixed working hours, no fixed places, no office politics and certainly, most important of all, no close supervision from your boss. To me, MDRT meant high production and high income only, but that was not my concern. So you can see I was not only simple but “sometimes naive”.

Like many of you, I started my business from my natural market – my relatives, my former colleagues and my friends. To my surprise, they were all reluctant to see me. I found their attitude a little bit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Some of them did support me and bought some life insurance from m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introduced me to another job, saying that I was not suitable for being a life insurance agent. Some persuaded me to be a teacher or a reporter, that's what I had been before. I called my uncle and told him I had been a life insurance agent. He said to me sincerely: “As a graduate, why don't you choose a decent job?” Yes! He used the word “decent”. In his mind, what I had been doing was an “indecent proposal”!

You may wonder how I could survive in such a negative environment. Thanks God! I still had some fans. And thanks to my big family as well. My brothers, my sisters, my cousins, my uncles and aunts all helped me to buy some insurance, although they were not very willing to do so. So my production in the first year was ok. I could still pay my rent but 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In my second year, my production started to drop. I started to lose confidence to myself. I started to wonder if I had made a right choice. It seemed that I had gradually agreed that life insurance agent had no social status. That's why I seldom gave name cards to my friends. I was afraid they would stay away from me or say something to embarrass me. Every morning, when I opened a newspaper, I could hardly control myself to read the “Job Markets” first. I started to be late for office, absent from training and absent from agency meeting. My poor attitude had once convinced my boss that he should have asked our corporate office to give me a vacancy.

MDRT came to my mind at this moment. It was great that many MDRT members were very willing to share. We had a constant session to invite some MDRT members to be our sharing speakers. I found they were confident and even proud of their careers. I was curious about how they overcame the difficulty in calling their natural markets. I tried to challenge them by asking some embarrassing questions. It was proved that they were so generous and were really caring. They did not mind my rude questioning attitude. One of them told me I had never been alone. He had had a similar feeling before and advised me to read the book “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 I then went to the nearest store (that was 7-eleven) trying to find 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 Certainly, I could not find “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 there (maybe, it had already been here!). But a small book drew my attention. The name was “Return To Your Real Self”. It was written by a Buddhist writer in Hong Kong. The book told me many people were not happy because their “Real Self” had been hidden by something like greediness, jealousy, and fear. Put down all your negative thoughts. Your “real self” would then come and you would be a courageous and a happy man. This message was simple but impressive to me. I started to think of my reason of feeling upset when being rejected by my friends. It was all because of my own ego. I had too much expectation on my friends. I expected they would buy insurance from me because I was once a head prefect in my secondary school, because I always helped them to do their homework, because I had treated them meals, because I had been their friend for quite a long time. I , I, I! I just thought of myself and wanted to sell my products only. I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ir feelings or their benefits.

I then decided to have a profound self review. I asked myself: what's wrong with the products I am selling? What's wrong with our industry? What's wrong with my company? What's wrong with my boss? The answers were all “NO”. Nothing wrong! The only thing wrong was my mind, my attitude, my thought. I found I had wasted all my energy in attempting to change the unchangeable facts. They were how the others thought of me, why they refused to buy my life insurance. I was suddenly aware that what should be changed was my mind but not the facts. I should focus on what was within my control—who to call, the preparation before an interview, how to design and present the proposal, how to provide a better after sales service, etc. I noticed that many insurance agents did very well in their careers. They were respectable persons. They had certain status in society. Unlike the other professionals, say doctors, lawyers, accountants, I was sure insurance agents gained their status by their own effort, but not given by the industry. They therefore deserved more appreciation indeed!

I described this stage as my “enlightenment”. I told myself I should give myself one more chance and started to have my new action plan. I reminded myself I must care more about the others’ feeling and be more willing to serve. I changed my attitude and was glad to see a change in my result. I got the highest case number award in my agency the next year. My boss told me in November of 1995 that I had already achieved my first MDRT. It was by no means my original intention. But this experience told me: focus on what you can control and try the very best to do it, a good result will come eventually.

Now, MDRT to me does not simply mean high production. It represents a proper attitude to our career. It means a passion in selling life insurance. It means a person who will strive for growth and be very willing to share what he has learn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I deeply felt the MDRT value of caring and sharing. I was motivated by the MDRT spirit behind. I told myself: I did have got much from insurance, especially my personal growth, and therefore, I should have a mission to do something for this industry. I went to different agencies and even companies in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to share my experience. As a former teacher, I have been a LUTC moderator for several years. I served in the LUAHK. I started my own homepage in 2004. The theme of my homepage is “Return to my real self”. I have written many articles on it. I just want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that being a life insurance agent can be very happy, very meaningful and life can be very colourful.

I am sure no single person can create a culture. It must be through our modeling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at a culture can be groomed. Recently, I have committed myself again to be a manager. I am glad to see two of my newly joined agents have felt my passion and they achieved their first MDRT last year within five months' time. So let's have more caring and sharing. Let's know more about the MDRT values. Let's work hand in hand and create a real MDRT environment. I'm sure this environment can have energy of attraction. It can attract other capable and smart people to join our industry.


Here, I would like to repeat the words of thanks to my first mentor Mr William Tsao. His patient mentoring made me able to stay in this industry. Certainly, I must thank Teresa as well. She is the first MDRT values practitioner I have ever known. Actually, it was her MDRT sharing speech in 1996 that had enlightened me a lot. It was she who made me able to share with you here. I hope one day I can share with you again more in detail. Wish you all a good health and a fruitful experience in Thailand.

Thank you very much!


生日

2006年1月18日

1月18日是我的生日。

這是我非常重視的日子,因為一年365日當中,就只有這一天跟自己最有關係。

以前我總愛在這一天放自己假,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看一場電影,到郊外走一趟,或逛逛書店,找一本好書來讀。總之是要過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

我最怕一大班朋友的跟我慶祝,愈熱鬧我愈想逃。記憶中,這樣的情景只出現過一次,但也夠了。

我們的團隊曾有這樣的規矩,就是由上司派利是給生日的同事,有時秘書小姐更會準備蛋糕或鮮花什麼的。哇! 如斯隆重,最教我難受。是故我曾要求除去我生日的資料,好讓我安然度過。
但日子久了,我開始接受,生日不完全屬於你自己的。愛你的人,不論是至親,朋友或同事,應該都可以分亨你生日的喜悅。何況要處理的事務堆積如山, 放假似是奢侈的事了。

這個生日,我還是響應一下潮流,到酒樓跟同事用膳,還吃了一個豐滿的壽包。


《人性的弱點》戴爾.卡耐基

2005年7月17日

最近重讀《人性的弱點》,發覺內裡有很多值得推銷工作者思考在思考的地方。

1. 定位:
不要定自己是推銷員,這樣你只會推和銷,定一個助己助人的角色,你會令周邊的朋友或客戶的感覺更好,請考慮:我是個樂於助人,關心別人的 ----------------
** 我幫助朋友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
** 宣揚個人對自己,對家人的關心和責任。

2. 研究指出一個人在經濟上的成功,十五個%是由於本人的技術和知識,八十五個%都是出自「人類工程」--人格、個性、人際關係。要在經濟上的成功,大家要多考慮自己是否有個良好的個性及人際關係。

3. 釣魚的理論
你喜歡吃鮑魚,但你會用沙蟲而不會用鮑魚來約魚,對嗎?同樣道理,你今天想得到人家的信任,令他搭上你的魚鉤上,你當然是用人家喜歡的東西來做餌吧!那麼,那是什麼呢?請先了解人的特質。
i. 人是感情的動物,要人家成為你的忠實客戶,不能單靠理據。
ii. 自重感:人總愛覺得被重視,在推銷過程中,應多提那人的重要性。
iii. 人總愛表現自己,你應該多講他熟識的事情。
iv. 處處從他的觀點出發,結論出他所需要的,並告訴他可以怎樣取得。
v. 說不同觀點時,先引導對方說一些“Yes”的東西。
eg. “你認為今天父母尚可工作,有一定收入,故
此保在家中的財政負擔不太重,對嗎?但我想從另一方面角度看,長線來看,沒有你的支助,父母的退休生活,會否受影響呢?”
vi. 愛受稱讚,請多讚對方。
vii. 愛見到笑容,請多微笑。
viii. 愛被關心,請真心的關心你的客戶,要對他們有濃厚的興趣。

4. 道理要“Dramatic”
嘗試多用比喻,Visual Aids, Charts來表達自己所想所講的道理。
eg. 某牌子的汽車廣告,想講車身的堅硬,在廣告中放一頭大象在車上。


C型人生

2005年7月17日

已退休的許冠傑,去年創演唱會場數之紀錄,大有捲土重來之勢。剛逝世的林百欣,九十歲時,仍是商界活躍份子。科技發達,醫學昌明,人的壽命長了,年長,不一定老。君不見五十多歲女藝人仍可還原少女的身段?一名六十歲婦人剛創下高齡產婦之紀錄呢!這是個「無計齡」的年代,年齡不再是限制。傳統線性人生不再,C型人生日漸普及。

C是Cycle(循環)的意思。過往大家認定的人生階段--接受教育、踏足社會、組織家庭、努力工作、退下休息,今天,可以循環地出現,再出現。成家立室不再是必然,生育不一定要先成家。工作後可以再受教育;退休後可以再創業。感情生活也如是。是故查理斯皇子五十二歲再婚,楊振寧八十二高齡娶個二十八歲的,已不再是甚麼大新聞了。

在C型人生的年代,受教育、退休等需重新定義。工作離不開進修,休息不一定要等到六十五;六十五的,卻未必可以退下來。這樣,財務的配合是關鍵,儲畜、投資、保險來得更重要,而且要更早。財務規劃師的需求將更大,彈性將是金融產品必須強調的特色。

(參考: <C型人生>作者:馬蒂‧迪特瓦)


年三十憶舊

2005年2月8日 (星期一)

歲晚,我沒有上班,下午便回元朗老家去。巴士離開市區後,天空竟然放晴,這是難得的一個晴朗的冬日。回到家中,我便急不及待的踏著自行車在村子裡四處遊蕩,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踏自行車四圍去,是我昔日常做的事。尤其是在黃昏的時後,兜著風,有斜陽相伴,欣賞著農村裡的田園美景,確是賞心樂事。只是,自從搬到外邊獨居之後,週末回老家跟爸媽吃飯,也多在入黑的時候,踏自行車遊車河的閒情,很久未試過了。

這裡變了,再沒有人種田,沒有人養豬,養雞鴨,養鴿子。長埔村己被西鐵移平。我沿錦蒲路走過去,以前的魚塘、河流都不見了。黃築碑竟荒蕪一片,溪流已乾涸,野草滿地。那個錦田西鐵車站,原來就座落在四排石村。印像中,四排石靠近山邊,車子不到,要步行很遠很遠才抵達。想不到,現在村舍門前就有個西鐵站了。我駕著自行車再向村內駛進,記起小學時曾到過這裡探訪一位同學, 但哪戶才是呢?我怎努力也想不出來。

我再駛到石湖塘村去,這裡變化不算大,就是沒有昔日的熱鬧。以前在這個日子,四處聽到炮竹聲、麻將聲、舞獅鑼鼓聲。老的總忙於?雞殺鴨,粉飾家居, 貼對聯揮春。小孩子很早便用浸過柚子葉的水來洗澡,準備換上新衣,討第一個紅封包!今天,都沒有了,只有那陣過時過節總會聞到的冬菇雞湯的香味未有變。村裡頭很靜,也許那些己搬出去住的,尚未回來吃團年飯吧!村裡頭有個傻子,以前常遭人欺負。今天,他該有四十多歲了。他見我的自行車駛近門前,竟走出來笑著跟我打招呼。沒有變的,還有他的傻氣!

這個黃昏, 我彷彿整理了一下兒時的回憶。吃過團年飯後,我又步出繁華都市,繼續在那裡追夢!


自傳

2005年2月20日

到尖沙咀洪葉書店閒逛,原來書店正推行清貨大減價。我買了好幾本企業管理及營銷的翻譯書籍,平均六十多元一本。在書堆中,見到一本余光中傳, 只賣十元。我有點驚訝,一個大文豪的傳記只值十元?余光中是我喜歡的散文家、詩人,中學時讀過他的文章,才知道散文可以寫的這麼有音樂感,能以十元買到他的傳記,我覺得超值,縱然那不是他親筆撰寫的。

余光中在序中說,他未想過寫自傳,認為一個作家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傳記了。所以他堅持不寫,只是出版人誠意拳拳,並提議由別人動筆,遂有這本【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

傳記也好,日記也好,能刊登出來的,當然不會百分百真實,或者該說記錄的不會是事情的全貌。就如余光中在序中借Will Rogers的話:「當你記下自己本來該做的好事, 刪去自己真正做過的坏事--那,就叫回憶錄了。」 這當然是文人自嘲的說話。

向來也是這樣,自傳就是作者想建立一個他想你看到的形像,就算他人代筆的,他自己提供的資料也經過剪裁吧!那又怎麼樣? 我想,就算你把事情的全貌描寫出來,讀者也未必有興趣知道吧!然而,倘若人人都這樣想而不去立傳,那可是後人在學習上一大損失了。

我想起年前我想為蘇國材先生寫傳的一件事。蘇國材先生可謂保誠在香港的重要功臣。1981年,他加入保誠,在他的努力下,保誠的營銷隊伍漸見規模。今天,保誠營業員三千,有一半都是其名下。 無疑,他在保險界有一定的成就。 前年,我冒昧的走去跟他談了兩個小時, 要求他讓我執筆寫他的故事,但他堅持自己的經歷微不足道,最後我也沒有強人所難。蘇生也於今年初正式榮休了。我總覺得,他的故事?有記錄下來是一種可惜。


東瀛之旅

(26 -9 -2004)

每次在地下鐵見到人們把電梯擠塞著,我總會想起我在日本的經驗。

這個五月,我出席了保誠的海外會議, 首次踏足東瀛。我在東京獨個兒逛了三天,像個旁觀者般,觀察著這個亞洲經濟強國的國民生活點滴。日本曾侵我中華,今天,還有釣魚台之爭而教人氣憤。但日本人的文化,那民族素質,的確教人欽佩。

乘搭東京地下鐵路,感覺跟香港的很不同。日本人不愛在車廂內講手提電話。真的要講,會走到兩個車廂交接的地方,而且講得細聲,還略帶點歉意似的。踏上扶手電梯,要站的就全部靠左,讓趕時間的人在右邊上路。那公廁才誇張,可謂一塵不染,幾乎比起香港的私人廁所還要乾淨。香港的地下鐵路沒有公廁,也許這是絕頂聰明的設計, 觀乎香港的公廁, 環境又濕又嗅,香港人早已麻木,視之為當然。到過日本,才知公廁原來可以這樣「見得人」。

聽張敏儀(前廣播署長,是次保誠海外會議的演講嘉賓)講日本人,更教香港人慚愧。話說某個牌子的牛奶曾被污染,有國民中毒身亡,該公司的幾位高層,立刻鞠躬謝罪,並全部引咎辭職。最教人感動的,是有一位每朝踏著自行車去送牛奶的員工,竟自發地,第二天逐家逐戶拍門道歉,說自己所送的牛奶引來大家不安。在日本偏遠的郊區,有戶養雞的農民,某日發現大量雞隻死去,懷疑是禽流感,唯病毒未傳開去,那個農夫,該晚竟與妻子自縊身亡。最近,日本內閣某些官員被揭發曾一度沒有為養老金供款,竟宣佈下台。這就是日本人責任感的表現。

觀乎香港的官員,做錯了,不到最後的一刻,也不會道歉,道了歉,也不會下台,還堅稱有「高尚情操」呢!

日本人很細心,這可從他們的發明而知。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坐廁。如廁後,可繼續安坐,輕按旁邊的電掣,會有暖水射上來為你洗淨屁股,而且可前可後,然後再按暖風掣把屁股吹乾。我到過很多地方,就只有日本才有這種洗肛器。當然,喜歡與否,就見人見智了!

 


面對困難要堅持不懈

(摘自信報投資者日記 – 曹仁超) 26 - 9 - 2004

上周六我老曹十分開心同DBS張宗永先生一齊開研討會,其中有一句話我老曹會記住,便是將自己點解買一隻股票或外匯時的理由寫下來天天記住!年紀漸大,看見社會上成功人士及失敗者最大分別便是入市之前有沒有良好計劃?有了良好計劃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有什麼計劃進行?(Nothing can outsmart a good plan! No Matter what happens, stick to the plan)。七十年代李實發有一本鹹鹹臭臭的小型記事薄,寫滿了他未來十年後的計劃大計,當年已成不少認識他的人的小笑話,但李實發無論1974年石油危機、1982年中國宣佈收回香港以至1997年7月1日主權,都按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去做,七十年代的小小小笑話變成今天的大大大成就!另一位朋友留學美國歸來,是當年美國十大傑出青年,亦有很多的計劃,但遇上1974年石油危機,他便放棄所有計劃返回美國,第二次和他見面是1981年從美國回來香港,說要投資香港的房地產,1982年又放棄這個計劃返回美國;而第三次見面是1996年 ……。依家他應該是負資產一族,論學歷他非常好,論計劃亦不差,只是每遇困難他便會變成逃兵!

以一生人完成一個大計劃

今日我老曹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便是任何有成就的人都係以一生人去完成一個大計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1958年Vince Lombardi的Packers成為每杖必敗球隊,球員皆心灰意冷……後來有一個教練問球員想要什麼?他們一起回答「想贏」!教練再問他們是否真的想贏而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呢?他們一起回答「是」教練說:「好的!如果你們齊齊習訓一年,我能保証你們一定贏。」教練於是制訂了習訓計劃,每個隊員必定要準時上床、準時起床、吃指定的食物,每天要操練八小時,有空餘時間要做掌上壓 …… 。一年後每仗必敗的隊伍已脫胎換骨,創下連勝九個球季的佳積!點解一隊每仗必敗的球隊一年後能變成常勝軍?就是他們立志想贏,同時為了想贏而每天刻苦地集訓,最後勝出後他們也沒有大改變,繼續每天刻苦地集訓,結果創出連勝九個球季的佳積。將相本無種,男兒女兒都應該自強。

如你未能達到自己的野心,是否心太多?因為一生人只能完成一個大計劃,你未成功是否還未夠專心呢?有些人告訴我老曹想發達,好,如你每天花一小時睇有關投資學的書藉,然後一年後再來找我,結果一年後他真的來找我,但他沒有睇過有關投資的書籍,因為他去了玩樂。他是否三分鐘熱度呢?一百個投資者中只有五個成功,十分稀少,因為成功屬於十分十分十分努力的人!

有人希望身材健美,但又不改變飲食習慣及努力運動。有人希望富有,但卻想不勞而獲。有人希望有學問,但卻不願意讀書。世上是沒有這麼便宜的事?健康、財富與知識都是努力的成果。

有些人四十餘歲財富只有一百萬元便想退休,可能他工作上十分不如意,又或是沒有野心。社會上有八十五個巴仙的人口都是這樣的。如果你亦是這樣,我老曹也無話可說。我老曹希望自己的讀者在四十八小時內能寫下自己的野心,同時制訂完整的計劃,更下定決心,認為始終有一天可以達到。上述的言論不是講笑,要改變未來,由改變今日開始,請不要再望天打掛,努力改變自己的將來,別人做得到,點解你自己做不到呢?有些人眼、耳、口、鼻及四肢不健全也做得到,為何自己五官端正、四肢健全反而做不到?

不要相信什麼「窮爸爸、富爸爸」,命運是由自己操控,自己可以成為孩子的富爸爸,除非你不努力。二十五歲前你會變成怎樣?五十個巴仙是你父母的責任。二十五歲後你會變成怎樣?一百個巴仙是你自己的責任!


與王建國總裁的一席話

(2-8-04)

那是個雨意的早上,我應王建國總裁之邀,到太古城與他會面。

總裁的辦公室比我想像中小,擺設樸實無華。甫踏進,總裁便放下案頭的文件,招呼我到窗前的沙發。他看來抱恙,但仍滔滔不絕的,與我談論了個多小時,然後才一起到附近的日式餐館用膳。

他對我發表文章,提出公司現存的問題,表示感謝,並已把文章傳給其他部門主管,要求他們正視,並承諾定期向大家匯報改善的進度。與此同時,他將成立一個CEO委員會,收集營業員所關注的問題。一個業務員的牢騷,高層大可以撇下不理,用不著要總裁親自回應,但眼前的CK James Wong卻絲毫沒有這個架子。

我們提及公司要營業員在BUPA除牌,以及禁止同事在中國銷售所引來的怨氣,又討論到多年來IT支援不足、保單行政效率低、信用卡遲遲未能成事、基金選擇太少等問題,就連最敏感的七改四,COT的離開等也涉及了。結論是管理層與營業員溝通嚴重不足!

沒有一間公司完全沒有問題,不肯承認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我也了解到公司要改善,是不能一步登天的。但營業員都是明理之人,只要管理層有誠意,大家還是會暫時忍耐的。公司過往所推行的措施不一定有錯,但往往在推行的過程中,未能清晰的說明措施的目的,很多時都欠缺應有的透明度,而表達方式(Presentation)又略嫌低劣,對營業員缺乏應有的尊重。

若果管理層對今次事件能積極回應,並公開作出改善的承諾,再次指出公司的大方向,必定可以化危為機,團結保誠的力量。

總裁很同意我的說法,並徵詢我的意見。我人微言輕,當然不敢有什麼建議。總裁日理萬機,腹中當有打算。不出所料,不久便有「與CEO對話」的安排了。他確是個行動型的人,而且做事很有心,看來,這頓飯不純是公關呢!我希望各位同事屆時能多聽多言,讓管理層多了解我們的問題,以作出改善。

這些日子以來,保誠好幾次受到衝激,都未有什麼大風浪,可見其根基深厚。這都是拜蘇生以來的前輩積極培育出來的文化所賜。這個保誠文化強化後會產生一種凝聚力,吸引優質的從業員到來共事。倘若管理層不懂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文化,那將是悲劇降臨的日子。

隨著王總裁與大家的真情對話,這個茶杯裡的風波應告一段落了。這次事件引來很多好同事對我的關心,慰問信件、電郵、電話,源源不絕,教我非常感動。我在保誠十二個年頭,過往保誠給我很多機會,令我彷彿站在水銀燈下,今天又得到總裁及多位同事的厚愛,我夫復何求呢?有同事更對我的去向關心起來。我寫那篇文章,純出於我對保誠既愛且恨的深情。我想,大家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那篇文章所提出的問題好了,不應揣測什麼,區區一個小職員的去向,又何足大家掛齒呢?

我深信,保誠是一個精英集中地,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更強更大,成為亞洲第一。


這個畢業典禮!

(10-4-04)

三月五號,美國壽險院士(LUTC)畢業典禮,我是導師之一,獲邀出席。

一個院士課程的畢業典禮,在酒店禮堂舉行,並邀得高官局長致詞,大學副校長監誓,你會期望這是個隆重、體面的節目吧!偏偏,事實跟期望是兩碼子的事。

首先是兩位司儀定位的錯誤!兩位女司儀很努力搞氣氛,聞說前一晚更廢寢忘餐的準備講稿,認真的態度確實可嘉。可惜她們把這典禮定調為嘉年華,以為搞得輕鬆一點會有助節目的吸引力,是故會以「高大威猛」來形容致開幕詞的嘉賓馬時亨局長,見某贊助保險公司只有四名學生畢業,就笑說他們可以「搓麻將」去;見某保險公司人多一點,便說「大公司果然係不同」。這些說話實難登大雅之堂。配合著兩位大姐司儀的聲嘶力竭,真有點街頭賣藝的味道。

這次活動的領導人Dorothy閉幕時說得很得體,指所有不善之處該由她負責。我不是怪司儀水平低劣,只是定位錯誤而已,也許領導人應該給司儀一點意見,指明晚會是什麼性質,一個好的畢業典禮,我期望的氣氛是隆重、嚴肅一點的!

另一敗筆是畢業生宣誓的安排,畢業生要讀過誓詞後才正式成為院士(LUTCF)。那是誓詞,當然是嚴肅的儀式,內容更說要堅持專業的水平、嚴格的道德標準。但那一幕,台上學生高舉右手,聽主持宣讀誓章,台下的親友卻堆在台前為畢業生拍照,台上的學生不少也擠眉弄眼的擺姿作態。這樣的宣誓儀式簡直貽笑大方。他們有聆聽那篇誓詞的內容嗎?他們有多尊重這個宣誓儀式呢?他們有多專業真教人懷疑。沒錯,今天一張專業文憑易得,專業精神,卻被拋諸腦後。

也許今天的LUTC畢業生,真的需要人家之前提點一下,好讓這種尷尬之情景不再出現。


刺蝟與狐狸

(11-2-2004)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柯林斯(Collins),花了五年時間研究美國某些公司能持續多年成就卓越的原因,其中一個論點頗有趣的,他稱之為刺蝟精神。

有這樣一個寓言:狐狸油腔滑調,詭計多端,想盡無數的策略,伺機偷襲其貌不揚的刺蝟。每當刺蝟出外覓食,總是懶洋洋的樣子,對於狐狸也沒特意防範,腦子裡只想著自己的事情。要是遇到狐狸襲擊,牠就立刻捲縮成一個長滿尖刺的小球,教狐狸無可奈何地退回森林。每天,刺蝟和狐狸都進行著同樣的一場戰役,但刺蝟總是獲勝。哲學家從這個故事想出了一句名言: 「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狐狸和刺蝟,恰好代表了兩類人。狐狸型的人有小聰明,但主意太多,思想太複雜,未能專注,所以難有偉大的成就。刺蝟型的人,把複雜的世界看得簡單,可他們一點也不笨,在掌握了某些法則之後,就會全神貫注,集所有力量於其中,最後創出成就。

教授指出,很多企業未能維持卓越的成就,就是因為太多心,對自己實力了解不足,卻想不斷開發新領域,到頭來卻因為未夠專注而成就有限。但有些企業則能堅守刺蝟的原則,也就是先了解自己的實力,找出最擅長之處,以及熱情及動力之所在,然後集中力量,誓要成為這個領域裡最出色的一家,最終成為卓越企業。

其實做人也一樣,很多年青人心頭太大,滿腹理想樣樣都想試試,追求很多新目標,結果成就有限,周身刀沒有一張利。若果他們能好好的利用刺蝟的精神,了解自己的實力,找出熱情及動力之根源,然後腳踏實地的專注發展,加上堅毅的精神,一定有所成就。

歷史上很多偉人都能心結於一,從複雜的世界看出簡單的道理,最終成就斐然。就像達爾文把複雜的人生百態簡單化為弱肉強食的進化論,馬克思把人類社會看成資本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鬥爭,佛洛依德將人類的行為解釋為潛意識的結果等等,都是偉人體現了上述所謂刺蝟精神的例子。

美國有位保險同業,是一位離婚婦人,她深感女性在財務上一向倚賴丈夫,離婚後便感到萬分徬徨。她銳意要幫助這些失婚婦人,於是把她們定為自己服務的主要對像。一位專辦離婚案件的律師,深受她的熱誠所感動,遂主動把自己的客戶推薦給她,這位保險同業幹得更起勁,並成為一位傑出的推銷員。她所持的,也就是刺蝟精神。

你會是個狐狸,還是個刺蝟呢?
(Ref: “From Good to Great”By Jim Collins)